EN | |

评审准则 总分
一、管理层的承诺与持份者的参与度 10
1. 管理层的承诺
  1. 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应对全球风险的中长期业务目标
  2. 设有可持续发展专责部门/团队及相关预算
  3. 出版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4. 高级管理层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
2. 持份者的参与度
  1. 清晰厘定主要持份者
  2. 定期与持份者沟通和交流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策略和措施
  3. 建立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采购程序
  4. 向内部推广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5. 提供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培训和发展计划以提升员工的技能和知识
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元素 90
甲、经济范畴 (30)
1. 财政可持续性
  1. 平衡短期财务目标与长期业务持续发展的策略
2. 企业管治
  1. 董事局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
  2. 董事局辖下设有如审计、提名、薪酬等委员会
  3. 确保董事局效能的措施
  4. 确保董事局成员多元化的目标和措施
  5. 定期进行外部与内部审计
3. 风险与危机管理
  1. 内部监控程序及机制以识别及处理风险
  2. 促进风险管理文化的措施
4. 商业诚信及道德操守
  1. 政策与监控程序以确保内部以及整个供应链皆遵守法例规定,如个人资料私隐、防止贿赂、知识产权等条例
  2. 定期为员工提供交流与培训机会,以确保员工遵守相关法例规定
  3. 恪守商业道德
5. 影响
  1. 经济范畴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政策/方案,对业务/机构表现或社会带来了正面影响
乙、社会范畴 (30)
1. 社区投资
  1. 推行社区投资策略,为机构、受益人及社会带来长远利益
  2. 支持弱势社群
  3. 与非牟利组织和慈善团体合作切实推行社区投资策略
  4. 促进内部关爱社区文化的措施
  5. 鼓励员工和其他持份者参与义工服务的措施
2. 以人为本
  1. 透过工作守则与其他政策规范员工操守
  2. 清晰的举报机制以确保员工遵守工作守则与相关政策
  3. 定期检视员工资料以制定有效的员工政策
  4. 开放各阶层员工沟通
  5. 吸引与挽留人才的措施
  6. 提供培训及发展计划,以切合员工需要和促进知识转移
  7. 营造安全与健康的工作环境,促进员工身心健康、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措施
  8. 制定家庭友善政策、措施与福利
  9. 推广人才多元化与共融文化的目标和措施
3. 影响 (10)
  1. 社会范畴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政策/方案,对业务/机构表现或社会带来了正面影响 (例如跨行业合作、机构内部或社会的行为改变、推动政策变革,或领导业界倡导新标准,并透过机构影响力解决关键社会议题等)
丙、环境范畴 (30)
3. 影响 (10)
  1. 社会范畴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政策/方案,对业务/机构表现或社会带来了正面影响 (例如跨行业合作、机构内部或社会的行为改变、推动政策变革,或领导业界倡导新标准,并透过机构影响力解决关键社会议题等)
1. 环境管理政策与系统
  1. 设有环境管理系统
  2. 获得环境管理系统认证
  3. 政策及系统以识别、监控与量度对环境的影响
  4. 内部监控程序以确保遵守环保法例规定
2. 环境管理措施与实行
  1. 改善环境的措施
  2. 在生产/提供服务的设计过程中纳入环境的考虑因素
  3. 应对有关环境影响、法例及气候变化等未来潜在风险的策略
3. 影响
  1. 环境范畴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政策/方案,对业务/机构表现或社会带来了正面影响
总分: 100

特别奖评审准则
展示可持续发展措施及创新意念 总分
1. 经济范畴

展示经济范畴内优秀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政策/方案,并对业务/机构带来的正面影响

(10)
2. 社会范畴

展示社会范畴内优秀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政策/方案,并对业务/机构带来的正面影响

(10)
3. 环境范畴

展示环境范畴内优秀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政策/方案,并对业务/机构带来的正面影响

(10)
4. 最具创意奖

展示具有创意的措施/政策/方案,并对业务/机构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正面影响。

(10)
5. 特别奖

为进一步推动非政府机构、非牟利机构、社会企业、幼儿园、中小学、非本地机构、政府决策局或部门、公营机构及法定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特设以下特别奖项,以表扬其杰出及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措施及对业务/机构带来的正面影响:

  • 非政府机构/非牟利机构/社会目的组织特别奖
  • 非香港机构特别奖
  • 幼儿园/中小学特别奖
  • 政府决策局或部门/公营机构/法定机构特别奖